1966年5月,“文化大革命”運動全面發動以來,我國的教育事業遭到嚴重破壞,各類學校全面停課,連續多年停止招生,多數學校被迫下放、搬遷、撤銷,學校處于停滯混亂狀態。
1968年7月21日,毛澤東同志在《從上海機床廠看培養工程技術人員的道路》調查報告的批語中指出:“大學還是要辦的,我這里主要說的是理工科大學還要辦,但學制要縮短,教育要革命,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,走上海機床廠從工人中培養技術人員的道路。要從有實踐經驗的工人農民中選拔學生,到學校學幾年后,又回到生產實踐中去”。這個批語被稱為“七二一”指示。上海機床廠為響應毛澤東同志的號召,于當年9月辦起了我國第一所以“七二一”命名的工人大學。此后,經組織推動和媒介宣傳,全國各地紛紛效仿,相繼辦起了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。
☆上海機床廠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
☆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學員參加生產實踐
由于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學制短、教材和教學計劃不科學,再加上學員文化水平參差不齊、教學過程隨意性強、參加政治運動時間較多等,使專業學習不系統、不全面、基礎理論非常薄弱,很難達到真正的大專水平。盡管如此,在煤礦生產一線缺乏技術人才的情況下,學員畢業后回到工作崗位仍起到重要作用。
新中國成立后,淮南礦區是全國煤炭系統最早創辦職工業余大學的企業之一,在煤炭教育系統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。1958年3月,淮南礦務局醫學專科學校成立,校址設在九龍崗礦工醫院(現東方醫院集團腫瘤醫院),有教職員工54人,設醫療和護理兩個專業,1958年至1964年共招生4屆,培養學生207人。1965年,因大專院校整頓,學校并入蕪湖醫專。1959年8月,淮南煤礦衛生學校在洞山成立,重點培養醫護人員,共計招生兩屆,培養學生52人,后改為淮南市衛生學校。1960年,九龍崗礦創辦職工業余大學,開設高等數學、普通地質學、工程繪圖三門課程,同時開設了師范班。1960年至1965年,共有3屆、60名學員學完大專課程。1961年,新莊孜礦在職工夜校的基礎上,增設1個大專班,學員22人,主要是礦工程技術人員參加,學習高等數學、地質學等,1963年因師資和經費缺乏而停辦。
☆1950年代淮南礦務局醫學專科學校舊址
據不完全統計,從1950年至1965年的15年間,淮南礦區從局到礦廠處及醫院診所,共開辦職工業余大學近12所,培養學生近1800多人。因歷史原因,這些畢業的學員有的取得、有的則沒取得大中專文憑,工資待遇也不盡相同,但回原單位后在各項工作中依然發揮了重要的骨干作用。上述這些學校的開辦,為后來淮南礦區創辦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打下了良好基礎。
進入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后,在全國煤炭系統興辦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的歷史背景下,淮南礦區也掀起了創辦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的熱潮。至1977年,全局所屬礦、廠、院、處先后創辦15所,其中最早起步、最具規模的是三所基層開辦的專科工人大學。
1975年2月,經安徽省教育局同意、淮南礦務局批準,礦務局醫科大學正式成立,校址設在淮南礦務局第二礦工醫院(現淮南新華醫療集團)院內,教職工人事關系隸屬第二礦工醫院編制,校長由礦工二院副院長兼任。當年,面向全局在職職工招收首屆醫療專業大專班學生40人左右,學制四年,于1978年畢業,畢業證書經淮南礦務局宣教處驗印。1978年,開始招收第二屆學生,1982年畢業生頒發“淮南礦務局醫科大學”畢業證書,并經安徽省高等教育局驗印。自1978年起,每年招生1~2個班級,其中1987年、1988年、1989年停招三年,1990年恢復招生。1986年開始成人中專護理專業招生,2002年停止招生。
☆醫科大學領導和專家與學員在會診
☆望機廠鉚焊車間“七二一”大學舊址
1975年3月,淮南礦務局大通礦參照上海機床廠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的經驗,因陋就簡創辦了職工業余大學,開始設計劃和財會兩個專業,學制兩年,學員為本礦有關管理人員。學業期滿后,由礦發給結業證書。1979年8月,礦務局決定在此基礎上創辦局職工財經大學,校址設在大通礦干部宿舍,行政關系由大通礦代管。開設計劃統計、財務會計、勞動工資三個專業,學制三年,聘請大專院校教師任課,同時聘請部分工程技術人員兼職代課。學員為礦務局系統在職職工,經本人報名、單位初選、局統一考試和錄取。1982年,首屆120多名學員經過三年學習,由煤炭部教育司和安徽省教育廳統一考試并驗印發證。
☆淮南礦務局財經大學舊址
1977年3月,煤炭部在淮南礦務局召開全國煤礦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教育革命經驗交流會,提出了整頓和提高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辦學質量的八條意見。經過初步整頓,到1977年底全國煤炭系統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保留425所、在校學員14425人。
1979年,按照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于辦好“七二一”大學的幾點意見》精神,各省煤管局組織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檢查驗收,決定只保留礦務局主辦的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,礦廠辦的改為短期培訓班或其他業余學校,區隊車間辦的一律撤銷。1979年3月,為提高教育質量、統一質量標準,煤炭部頒布了“煤礦‘七二一’大學地下采煤等7個專業教學計劃”。經過再次整頓,煤炭系統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的數量大大減少,到1980年僅剩下70所。這次整頓以后,淮南礦務局只保留了財經、醫科、工科三所大學,由基層主辦改為礦務局主辦,委托學校所在的大通礦、望峰崗機械廠、第二礦工醫院代管,其余基層學校全部撤銷。
☆安徽省畢業證書
☆煤炭部畢業證書
☆礦務局畢業證書
1980年,根據國務院批轉教育部《關于舉辦職工、農民高等院校審批程序的暫行規定》的文件精神,報經所在省政府批準、教育部備案,統一改名為“職工大學”。到1985年底,經過重新批準、備案和審查,煤炭系統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共有38所被審定備案,其辦學資格得到國家承認,其學歷為普通高校大專。至此,“七二一”工人大學的歷史宣告結束。
☆1980年代的淮南礦務局職工大學辦公樓
1982年11月,由安徽省教育局報教育部備案,安徽省人民政府以皖政[1982]32號文件批準成立淮南礦務局職工大學,將財經、醫科、工科三所大學合并為一所,淮南礦務局實行統一管理、統一招生、統一分配,從此翻開了成人學歷教育新的一頁。
(孫學海)